您好,欢迎光临孝感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时间加载中……   保存至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学术 »

“探寻孝感院士专家工作站”系列报道④

发表日期:2019-03-22 09:38:22   来源:本站   被阅读[]次

祥源新材,创新竞技场上的“隐形冠军”



放基片、辐照、母片收卷……经过不到15分钟,外观丝毫无异的原材料,微观分子结构却已完全改变,原本无规则链状的分子结构,通过照射后,变成有规律、闭孔的分子结构,因此具有防水、抗震、抗压等特殊属性。

这是在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辐照交联聚烯烃发泡材料车间看到的场景。车间外,装卸车正在将产品装上货车发往各地。公司副总经理刘国伟说:“订单忙不过来,产品供不应求。”

2011年11月,祥源新材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48月,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201412月,公司被认定为湖北省辐照感性材料、发泡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511月,祥源在新三板挂牌……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祥源新材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加速度”。


“破土”起步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4月。成立初期,要么利用老设备加工面粉;要么赶“地方商潮”,生产无纺棉、生产加工服装。企业虽没“死”,但“活”得很勉强——员工收入低流动大、企业没赢利、税收无贡献。

2008年,祥源调整发展思路,把产品定位在“高、新、特、少”上——产品科技含量高、国内基本上没有且能替代进口的新产品、产品有独特的功能性、相对用工较少。

经过周密的市场考察,他们决定入行“辐照交联聚烯烃发泡材料”。当时,这一技术相对成熟的只有日本、美国、韩国、台湾等几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只有1个科研单位处于中试研发阶段,另有3家企业虽有尝试,但属小规模生产,产品单一、质量不稳。

市场的留白,给了祥源机遇。

公司高层跑遍了华南、华东的大中城市,访遍了全国涉业的所有科研单位,积极寻找技术支撑、定制生产设备、新建厂房、培训员工……

很快,公司成功“转行”。但一直处于模仿阶段,技术的“瓶颈”紧紧困住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2012年,公司再次决定转型——瞄准国际市场高端市场。“国际市场对产品泡孔均匀性的要求更高,后来对防水、强度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辐照工艺有了更高要求。而这是我们还不大了解的领域,技术也跟不上。”研发部主管段建平说。


成功“牵手”

在从低端向高端果断转型升级的时候,祥源主动寻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樊明武,希望在辐照这一关键工艺上给予技术帮助和解决方案。20148月,祥源新材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

企业的资源主要是“转化”和“市场”,院士专家及团队的资源主要是“智力”和“智慧”。

“更何况,樊院士带来的是一个团队的‘智囊’资源。”段建平笑言。

原来,20134月,樊明武院士牵头,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等协同成立“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汇聚了8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通过牵线搭桥,中心的多家成员院校为祥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新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祥源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子领域。而这是一个变化极快的行业,祥源一旦跟不上趋势,就会被市场淘汰。

科技创新——祥源自然而然地将其视若生命。

2016年,祥源在国内率先推出“高性能超薄型聚烯烃”泡棉,最薄厚度做到0.06mm(与国际顶尖企业——日本积水媲美),仅仅相当于头发丝的直径,替代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除此之外,阻燃、防静电、环保阻燃、防滑、耐候性、耐化学性等特殊要求的产品,祥源均一应创新研发成功。

2017年,公司投入技改资金1000多万元,新增设备线11条;2018年,又投入技改资金3000万元,新增设备线23条及配电设施2个、检测设备2台。

目前,祥源拥有技术研发人员50多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5名;拥有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国内、国际领先科研成果等50项,且全部得到了成果转化。


“冠军”初成

科技研发的魅力,让祥源在新材料研发领域阔步向前,成为湖北省隐形冠军企业,其产品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30%

尽管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的生产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但祥源的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超薄型等功能性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能与国外产品媲美。产品已出口韩国、日本、印尼、泰国、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一批优秀企业进入祥源的“好友圈”。在电子领域,祥源成为OPPOVIVO、华为、三星、小米、中兴、京东方的供应商;在汽车内饰领域,成为神龙等公司的供应商;在室内装饰领域,成为圣象等企业的供应商……

近两年,祥源的业绩单更是一年赛过一年:2016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约1.1亿元;2017年,产品销售收入约1.5亿元;预计2018年,产品销售收入将达到2.8亿元,同比增幅将高达86.7%

上一篇:院士专家工作站巡礼——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 下一篇:“探寻孝感院士专家工作站”系列报道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