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孝感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时间加载中……   保存至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人风采 »

甘洒汗水为丰收——记大悟县农学会副会长、农业局种植业股股长黄从福

发表日期:2015-05-06   来源:本站   被阅读[]次

黄从福,男, 1956年出生,湖北红安人,现任大悟县农学会副会长、农业局种植业股股长,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6个年头。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始终把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自己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了不凡的业绩。

信念,在抉择中坚守

1979年,他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最初他被分配到中国油料研究所,但他想,自己祖祖辈辈在农村,世世代代是农民,实在不忍心看着广大农民兄弟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受苦受累。于是他毅然选择了穷乡僻壤的山区—大悟。因为他知道山区人民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来传播科技,推广技术,造福于民。从此他在大悟这片红色土地上一干就是三十六年。态度决定人生,他天生一副犟脾气,就是不信这个邪,山区穷又怎么样?穷则思变。职务高低和权力大小不是衡量人成功的标尺,不论大事小事,只要能对社会、对群众有用就行。他不图什么,只图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和执着,怀着对山区人民一颗感恩的心,愿将青春和梦想都留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怨无悔。

青春,在奉献中燃烧

三十多年来,黄从福同志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坚守工作岗位,默默无闻地奉献。为了给领导当好参谋,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1988年开始,他在全县选择了5个稻、麦、油、棉大宗作物苗情观察点,开展苗情调查观察点。范围广、时间长、路程远、强度大,但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酷暑难当,他都风雨无阻。那时山区交通不方便,为了赶时间,几十公里路程往往靠步行;为了赶进度,每到一点先搞观察后填肚子,然后又急急忙忙赶往下一站。观察时眼晴近视看不清,只得趴在地下,从苗数到单株长势,10多个观测项目逐一查记,冬天冻得手发抖,夏天热得头发昏,每次调查最少得蹲2小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把调查情况编成《苗情与管理》和《农情信息》,,及时指导大田生产。1983年,由于忙于试验,他那刚满一岁的小孩玩麦穗卡住了喉咙,当时十分痛苦,家属的心都碎了,跟他大吵了一架。1984年2月底在新城农科所住点,也是因为忙于花生试验示范前期准备工作,小孩无人看管,掉入冰冷刺骨的河水,险遭不幸。回首往事,几多悲伤、几多泪水,但很快被忙碌的工作所冲淡。

1985年4月初,为了说服农民种好杂交稻,到大新土桥1组播种中稻,不小心被大黑狗咬伤,由于他经常走村串户,后来去得多了,大黑老远就摇尾相迎,象见了老朋友一样。经过反复的试验示范,杂交稻终于得到大面积推广。同等条件种植杂交中稻比常规中稻亩平增产116.5公斤。在此基础上,95年他又积极引进旱育抛寄两段育秧技术,连续3年在大新土桥办点,为做好育秧对比示范,他经常与农民一样下田劳动,弄得浑身是泥、满头大汗,为推广旱育两段育秧技术倾注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记得97年5月初,刚抛完秧苗,天气突变,风雨交加,秧苗被泥糊水浪,满田漂。紧急关头,他当即决定,排水捞秧,雨停后洗苗重抛,这样的事例经常发生。旱育抛寄两段秧技术不仅能增产增收,而且省种、节水、早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年示范,旱育抛寄比传统水育秧亩平增收49.5公斤,目前已在全县推广普及,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悟县粮食生产难题,该项技术“八五”期间获得县科技进步二等奖。

花生是大悟县的传统农产品和支柱产业,但由于品种不抗病、死棵严重,农民急得团团转。为了攻克难题,解决农民的困扰,他与专家郑启栋一道在新城镇李河村连续多年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引种试验,常常吃住在农家。为了验证花生种的抗病性和丰产性,观察结果情况,特别是在花生开化下针期,大热天里要一一数花,上蒸下烤,头昏眼花。通过三十多年对近百个品种的淘汰选择,从中选育出了适应性强、高抗青枯病且高产稳定的中花2号、中花6号、天府11号等新品种,目前全县种植达90%。同时,为了避免伏秋干旱影响,他在新城李河村长年进行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多点试验连片示范,达到了增温、保墒、早熟、高产的目的,同等条件下地膜比不覆膜增产22%,这一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从福第一个参加地膜花生栽培技术的示范,有效地避开伏秋对花生的影响,促进了避灾农业的发展,第一个独自进行油菜硼肥的试验研究,解决油菜花而不实难题。为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他就像一头不知疲惫的“老黄牛”耕耘着大地。

价值,在丰收中升华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你的付出有没有人需要!他担任大悟县农学会副会长和种植业股长以来,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工作心没少操、夜没少熬、路没少跑,就连双休和法定节假日也被工作挤占。由于人少、面广、事多,他往往是白天搞调研、晚上整资料,上午抓粮食、下午抓油料;一会摸情况、一会去汇报,刚才写材料、马上发情报。一人同时承担着以往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虽不堪重负,但没有丝毫怨言。因忙,于饮食不顾,经常是小菜一碟、粗茶淡饭胡乱将就;因忙,于生活不顾,往往是衣冠不整、清洗不管随便凑合;因忙,于身体不顾,调查报告、技术总结经常写得手脚发麻、颈部僵直,眼睛近视。由于经常下乡跑野外,风湿侵扰,致使关节炎、肩周炎并发,长年经烈日暴晒造成头火过重又牙疼,真是疼痛难忍,也顾不得上医院,实在痛得不行,就用热毛巾敷敷或漱口凉水压一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三十多年来,正是一名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黄从福同志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同行和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的赞许。他累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农业科技文章128篇,获奖优秀论文12篇;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30项次;曾入选孝感市百名优秀中青年人才库、 “湖北省‘11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享受县政府科技专项津贴。先后荣获全国花生生产与质量安全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孝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35次。

老马自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虽已年近花甲,但为了农民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他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充当“老黄牛”,恪尽职守,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的。

                                (大悟县科协  曹汉家)
上一篇:当农村科普传播者,做农民的贴心人---记安… 下一篇:孝昌先进英模人物蒋志刚原型电影《爱在青山绿…